江西南昌、井岡山學習考察體會
集團公司黨委組織全體黨員前往江西南昌、井岡山學習考察,開啟了紅色之旅。當我們踏進中國革命的紅色搖籃——井岡山,就感覺到當年硝火彌漫又艱苦卓越的戰斗場面影入眼簾。工農紅軍在敵眾我寡,槍支彈藥嚴重匱乏的情況下,用堅強的毅力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取得了戰斗的勝利。“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雖然處在危難之中,但獻身革命的決心與大無畏精神和對中國革命必勝的信念卻矢志不移,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后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艱苦創業,勇往直前。
第二站我們來到南昌,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在1927年8月1日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向國民黨發動派打響了第一槍。中國共產黨有了自己的武裝力量,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從此這支軍隊經過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粉碎了國民黨的圍剿、以工農紅軍為主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與日本侵略者堅持八年抗戰,后又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正是無數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不息的精神是我們當代共產黨員一筆永遠的精神財富。我們要秉承他們的精神,發揚優良傳統,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當前全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求我們保持共產黨人的本色,從思想上和行動上提高黨性覺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認為黨員沒有特殊性,不能凌駕于群眾之上。只有植根人民,造福群眾,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我們的黨才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只有居安思危用于進取,我們的黨才能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我們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走進群眾,聯系群眾,宣傳群眾,團結群眾,共同為實現黨的事業而奮斗,這是我們黨的根本力量和優勢所在。脫離群眾會使我們的黨蛻變甚至垮臺,所以為人民服務始終是黨的宗旨。“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就是要求我們從自身找差距,找毛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堅持以黨章為鏡,改進思想工作作風,廉潔奉公和嚴明黨的紀律,保持共產黨人良好形象和政治本色。
在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就是順應群眾期盼,是加強學習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重大部署,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大舉措。對于教育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切實改進工作作風,保持黨的先進型和純潔性,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著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中央八項規定和四風建設的出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一些群眾原先對我們的黨產生懷疑甚至失去信心,使得他們重新在思想上改變了觀念,對我們黨有了更大的期望,他們相信也愿意與我們黨一道為建成小康社會而共同努力奮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歸根到底就是人民的夢,實現“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用十三億人的智慧和力量來共同實現。
通過這次學習考察和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對我一次洗練,我深刻認識到一切工作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扎扎實實落到實處,時刻起模范帶頭作用,始終堅持群眾利益為小事,密切聯系群眾,為黨的執政根基和光輝形象貢獻自己的力量。